大江网/新余头条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朱 辉报道:11月25日上午,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新余市大力推进科普工作,成果多、效益显。
新余市科协推荐2人获首届江西省创新争先奖、3人入选省科技创新智库专家库,新建2020年全省首家院士工作站,推荐新钢公司荣获2020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江西区域赛二等奖,再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优秀组织奖,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通过国检“大考”,科技馆转型升级。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下沉抗疫一线,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通过科普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及时转发权威防控科普知识,消除民众恐慌情绪。先后转发防疫科普文章450篇,点击量623万次,传播量402万次。组织科普志愿者760人次,发放科普宣传单7万余份,悬挂防疫科普条幅60余条,电子屏滚动播放防疫信息200余条。动员基层科技工作者400余人、科普志愿者3000余人,开展防疫科普宣传。助力复工复产,全市有64名基层“三长”曾奋战在防控一线,协助114家企业复工复产,指导7000多名农民恢复春耕生产,捐款捐物120万元,彰显了科协力量。
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为抓手,建好脱贫致富科普示范点,推动全市4个国家级、9个省级、17个市级农村科普致富示范基地建设,33名全国、省、市农村科普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能。做好做实科普活动,定期选派科技工作者、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致富实用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送科技下乡活动共370余场次,受益农民达1.2万人次。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流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开展了“三下乡”、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16项科普宣传活动,受益群众5.2万人次。
大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今年以来,新增平台注册企业20家,成功组织5家企业报名参加全省企业创新方法大赛,收集6 家企业应用成果报告,共16个成果(其中新技术6项,新产品6项,新专利4项),预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6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2531万元,节约研发投入745万元。
新余市科协推荐2人获首届江西省创新争先奖、3人入选省科技创新专家库,新建2020年全省首家院士工作站,推荐新钢公司荣获2020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江西区域赛二等奖,再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优秀组织奖,科技馆成功转型升级。
围绕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1.3%的目标,新余市科协将科普工作定为2020年“一号工程”,定期督导调度,推动各县(区)加大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全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全民科学素质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通过国检“大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