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新余头条新闻客户端讯 胡军华、记者何 琪报道:农家小院白墙绿树宁静温馨,水泥路通村达组干净宽阔,宣传墙画扮靓乡村传播文明,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的乐园……在渝水区的乡村所到之处,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入眼来彰显新时代乡村的“颜值”和“气质”。
沿着笔直整洁的村干道行驶,走到渝水区罗坊镇龚塘村村口,迎面“竹韵龚塘”四个大字就映入了眼帘,古色古香的房屋整齐排列、设计精美的文化墙错落有致、碧草连天的绿化带装点两旁……整个村庄被一片片的绿竹林包裹着,竹林外是齐整的埂道水田,竹林内是精致的农家小院,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2020年,龚塘村以古建筑和竹子为底色,保留以古塘为基础的原生态景观,先后打造了廖氏祠堂、水塘观景台、竹文化博物馆,进行了古井、古树和厕所改造,建设了湿地公园和路面沥青等设施,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竹文化博物馆很有创意,留住了乡愁,营造了乡村文明之风。
“这些年走南闯北好久没回家,今年春节回家感觉完全变了样,以前垃圾满地、杂草丛生,走路上厕所都不方便,现在村里的路都是柏油路,房前屋后打扫地干干净净,远处竹林也长得郁郁葱葱,还建了一个好大的停车场,感觉既现代又有田园的韵味,我父母孩子看了特别高兴,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好大的惊喜!”离开村里已经七八年了廖新根开心地说着。
为彻底改善和长久维持村庄良好的人居环境,罗坊镇在“精细化”上下功夫,在集镇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备洒水车、垃圾清运车和洗扫车,增加垃圾桶和保洁员数量,全面实行门前“三包”、清洁家庭评选、“红黑榜”评选等机制,从集镇到村庄形成了“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的常态化模式,从干部到村民形成了人人爱护环境卫生、户户争当清洁家庭的良好氛围,全镇乡村干净整洁。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新余市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各乡镇(村)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劝阻违停违建、乱堆乱倒乱挂等不文明行为,引导村民从“散养家禽”向“圈养家禽”转变,不断完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平均每年4800万元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经费,以及每年500万元的农村水冲式公厕管护费,让硬件设施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日常经费保障“三架马车”并行,着力打造美丽和谐的新农村形象。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