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市九届人大七次会议在市会展中心开幕。记者赵春亮 摄
2月21日,新余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在市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市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汇聚一堂,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实现新时代“工小美”新辉煌、奋力开启“十四五”新征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会应到代表267人,实到248人,符合法定人数。
蒋斌参加政协农工党、医卫、社会福利、侨联界别讨论。记者凌厚祥 摄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蒋斌、犹王莹、曾萍、董晓健、卢伟平、赖国根、张家良、张柱根、刘超杰、涂群、马小红、傅水珠、敖新春、陈鹏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董晓健主持大会。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徐鸿、李新华、李瑞峰、肖铁军、陈琦、陈文华、林愚、徐文泊、何慕良、陈鹏辉、贺为华、黄永旭、邹基云、傅明明、孔祥筛、严晓青、蔡小莲、袁芙蓉、胡嘉金、施兆荣、喻国杰、舒永忠、刘冬、张玉清、陈裕先、夏文勇、谭新建、张殿松、罗庆贺、余爱光、李冰平、肖秋根、刘献忠,以及老同志黄国钧、张荣生、陈九根、毛木根、姚尚伟、邹永清、余冬梅、陈秉正、谢桂生、况秋浦、涂绪永、周明华、刘新政。
犹王莹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赵春亮 摄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犹王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新余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在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感恩奋进、笃定实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变样”,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抓防控、稳增长,战疫情与促发展实现了“双胜利”;抓转型、促升级,产业结构与层次实现了“双优化”;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动力和后劲实现了“双增强”;抓改革、优环境,发展活力和生机实现了“双迸发”;抓建设、提品质,城乡面貌和内涵实现了“双突破”;抓民生、办实事,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了“双提升”。
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指出,经过2020年奋勇攻坚和5年来持续发力,市“十三五”规划目标总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实现了比2010年翻番目标;城镇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均居全省前列;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连年居全省前三;连续2年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先进市。
——产业发展实现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5.9:55.8:38.3调整为6.9:45.9:47.2;钢铁产业成为新余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国三大锂盐企业该市占两家;科技研发投入连年居全省第一方阵,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企业上市数量增至5家。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一照含证”、融媒体、不动产登记等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新宜吉合作示范区成功挂牌,六县转型合作迈入实质阶段;连续3年获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单位,连续11年入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生态文明开创新局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6个国控、省控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PM2.5浓度累计下降11.4%,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列全省第二,空气质量连续2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生态循环农业成为全国样板。
——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列全省第二和第三,年均分别增长7.3%和8.2%;城乡供水一体化、颐养之家、晓康诊所、“小荷工程”、水花行动等民生品牌不断彰显,解决了一批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7.8岁提高至79.1岁。
报告阐述了该市“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时代背景、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报告指出,“十四五”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也是该市再铸新时代“工小美”新辉煌发展的关键期。根据市委《建议》,市政府编制了《新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规划了未来五年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目标,强调着力实现经济发展“强”、改革开放“特”、生态文明“美”、民生福祉“富”、社会治理“优”,并形成了综合质效、创新驱动、协调发展、改革开放、绿色生态、民生福祉6大类31项的指标体系。
报告指出,推进新余“十四五”时期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实际工作中科学把握内外关系,坚持统筹一体推进,勇于探索先行先试。
报告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起步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实现新时代“工小美”新辉煌,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营业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左右,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增长8%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左右和8.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坚持在工业经济上提质量、增效益,着力推进实力新余建设。始终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转型升级为抓手,提质增效为主线,持续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市。
——坚持在三产发展上挖潜力、促繁荣,着力推进魅力新余建设。始终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加快推动业态创新、发展提速,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让城市充满烟火气息和无限魅力。
——坚持在项目建设上提速度、添后劲,着力推进动力新余建设。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王炸”,全力抓好项目这个发展的“主引擎”,抢时争速建项目。不遗余力引项目,努力催生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坚持在改革开放上搭平台、扬优势,着力推进活力新余建设。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改革求突破,以开放促提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持续释放发展新活力。
——坚持在城乡发展上提品质、促融合,着力推进宜居新余建设。始终把城乡建设作为推动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精致精美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步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在环境改善上强保护、优生态,着力推进美丽新余建设。始终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构建生态保护屏障,倾力呵护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坚持在民生保障上办实事、谋福祉,着力推进幸福新余建设。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办好50件民生实事,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从严从实、依法履职,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以政治自觉抓党建,以法治思维履职责,以过硬担当强作风,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会议提请审查《新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审查市人民政府关于新余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提请审查市人民政府关于新余市2020年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全市和市级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提请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书面)。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