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新余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朱 辉报道:“我们村短短几年的变化,真得感谢村里的好后生——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廖青青。他跑项目争资金,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近日,记者在新余高新区马洪办事处桂花村采访时,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
2018年2月,在村民们的期待、上级领导的信任中,年仅32岁的廖青青放弃企业高薪,回村担任起桂花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时,廖青青的母亲对他说:“村里发展的担子很重,要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为村里发展多做实事,大胆去干!”
村里打造的景观(朱 辉/摄)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三十而立,廖青青决定放手一搏。
桂花村属丘陵地貌,有耕地面积2104.8亩,山地面积3154亩。一直以来村民收入来源仅靠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了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廖青青决定做活土地文章。2019年,村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50亩田地,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园。2020年再次流转土地80亩,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发展蔬菜和柑橘产业。
同时,通过租赁、承包、自主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将村集体闲置林地资源对外租赁,拓宽了增收渠道。2020年,合作社年分红约3万元,林场租金收益3.3万,加上其他产业的增收,桂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10万元。
为改善村里人居环境,廖青青日夜奔波争项目、跑资金。经过不懈努力,2020年,桂花村花木里村小组被列为新余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争取上级资金800万元,用于新建进村道路、村庄房屋外立面改造、村庄周边环境整治、村委广场改造提升等。
如今的桂花村,欣欣向荣的产业,干净整洁的沥青路,古色古香的休闲长廊,随处可见的优美生态,到处是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原来桂花村地处偏远,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泥泞不堪,骑车都没有路,只有扛着走。现在村里房屋改造、环境整治、道路改造、美化绿化都已完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真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村民廖满根喜笑颜开地说。
廖青青入户收集问题(朱 辉/摄)
走进桂花村,逢人说起廖青青,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村民都夸他踏实、能干、尽职尽责,一心为村里发展。
廖青青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引进企业到村里开发建设。有的捐款捐物,有的捐建公共设施,有的采购村里土特产品,有的雇佣村民务工,有力推动了桂花村的发展。
2021年,是桂花村发展最好的一年。这一年,引进了农家乐和民宿两个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将花木里生态农家乐以每年6万元价格租赁经营,并签订了10年租赁合同。一家企业租赁了两栋民房打造成企业的民宿,用于商务接待,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另一家企业开发厢式民宿,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数万元收入。2021年,村里还发展了黑山羊养殖,实现年收入8.5万元。
村里的农家乐(朱 辉/摄)
廖青青告诉记者,2021桂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20余万元,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的贡献。再过3-5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要突破100万元。
村里的民宿(朱 辉/摄)
谈起桂花村未来的发展,廖青青说,村里现在主要有果业和蔬菜种植两大产业,果业的种植面积有2000亩左右,蔬菜种植面积为130余亩。在抓好两大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家乐、民宿、黑山羊养殖等产业,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利用现有产业资源,打造以采摘、休闲、垂钓、体验及农家乐为主的生态旅游乡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造福全体村民。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