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新余头条客户端讯 张玉婷报道:近年来,渝水区珠珊镇党委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各村自然禀赋、人文典故、地域风情、产业布局,探索形成红、绿、金“三色”模式,努力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宜居、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新时代“五美”乡村。
红: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力量
该镇紧扣“红色文化”主题,依托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和红色故事,将服务团的一个个成员故事饱满鲜活地重现在旧址中。不仅如此,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整治中,凸显红色主题和红色元素,打造沙头村史馆、红色文化广场,完善公共设施。以“红色沙头”为基础,辐射带动周边村委形成红色旅游线。如今的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已经是集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教育基地,引得周边市民、机关单位等纷纷前来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接下来,该镇将进一步以红色动能蓄力乡村旅游、爱国教育,点燃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让乡村振兴之花更加夺目鲜艳。
绿:实施绿色驱动,永护绿水青山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生态保护共识。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该镇各村委还把保护生态环境、护林防火写进村规民约,引导每一位村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践行绿色使命,构建生态保护体系。珠珊镇落实党委领导班子带头巡山巡河制度,履行河长、林长职责。组建护林队,每日定时巡逻,为护林防火保驾护航。
金:壮大农业产业,共筑金山银山
该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结合各村实际,鼓励每个村至少发展一项特色产业,如洋津的新余蜜橘、水产养殖、高产油茶;鹏湖的稻虾、黄颡鱼养殖;花田的茶油、牧草、芍药;丰溪的香菇;丁家的莲藕、马蹄;石山的大闸蟹、蘑菇等,珠珊镇获评2021年度全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各村委以集体合作社为龙头,采取村党支部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合作社负责农产品销售、农户参与建设和管理的发展模式,把支部建在农业产业链上,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鼓足农民的“钱袋子”。
树立乡贤模范,画好金山银山“招商图”。为吸引人才回乡创业,该镇大力推广乡贤文化,树立乡贤模范,把在外成功人士招引成返乡发展实业的“引路人”。石山村刘火根为珠珊中学捐资8000万元,建设珠珊中学新校区;鹏湖村胡双、胡龙姐弟回国种植有机蔬菜100余亩,解决脱贫户就业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珠珊人才回乡创业、回乡兴业,助力珠珊镇把乡村振兴“愿景”变“实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