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新余头条客户端讯 李小午、饶 佳报道:今年以来,渝水区下村镇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现状,集中精力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该镇把环城路沿线14公里和上新线沿线20公里村庄作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样板点,有效整合了美丽乡村、革命老区、移民搬迁、“一事一议”等建设项目资金,坚持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在最关键的地方,重点打造大桥、袁家、北宅新村等25个沿线村庄。项目建设中坚持“五美”标准,在尊重村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结合山、水、林、田自然禀赋优良、产业特色明显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在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内环境、推动宅基地改革、发展休闲旅游和特色产业等方面做文章。
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中,全面推进厕所革命,确保农村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镇303座公厕已全部纳入第三方保洁,每天至少保洁2次;因地制宜选择生活污水治理模式,通过铺设污水管网、修建污水处理站等措施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达标排放,黑臭水体有效管控;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动源头分类减量,健全完善并落实好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绿化美化公共空间,做实家禽圈养,共建成禽舍3863座。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各示范点已全部接通自来水,天然气设施正在逐步覆盖;新建了一些沥青道路,农村道路基本实现路路通,同时各村主干道皆已安装了路灯方便村民夜间通行;配套休闲娱乐场所,确保每个自然村至少一个休闲广场并配备健身器械,方便村民休憩散心。
该镇以杭桥马步堎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试点,创新“党支部+村集体+村民入股”模式,建立马步堎创新创业园,打造产教融合基地,通过资产入股、保底分红等方式,村集体与村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增加了村民收入渠道,促进村民就地就业,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收入双赢。做强传统种养产业。发展壮大了食用菌、马家柚、猕猴桃、果冻橙、草莓、秋葵、甲鱼、青蛙等14个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融合。积极探索传统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除马步堎产教融合基地外,探索和培育了欣欣荣蘑菇研学基地、虹桥文旅融合基地等一批转型升级示范点。
注重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对移风易俗“好家庭”、孝老爱亲“好媳妇”、婚事新办“好公婆”、不要彩礼“好岳父母”和弘扬新风“好理事长”进行评议,并对推出的典型人物进行人物事迹报道,发挥道德榜样的引领作用。同时结合各村实际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本村优秀传统文化,已打造花堆村委北宅村的进士文化、千秋岭村委梁家村的清廉文化等。按照“党建赋能+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抓实建强,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制定村规民约,形成稳定有序的乡村治理新局面。鼓励各村自主组建志愿者协会、宣传协会、妇联等协会,借助协会力量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倡导支部党员、协会会员、集体成员三位一体,让村民主动参与到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中来,从根本上形成一种崇尚文明、自觉文明、维护文明的乡村新风尚,为和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新思路、新举措。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