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何 琪报道:秧好半年稻,苗好七分收。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早稻育秧进入关键时期。连日来,新余市各地抢抓农时春耕备耕,利用工厂化育秧进行早稻集中育秧,为早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罗坊镇新余梅新种植家庭农场的育秧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播种机正在高效运转,一粒粒饱满的稻种被精准地播撒在育秧盘上。“以前育秧靠天吃饭,现在有了工厂化育秧,省时省力又省心。”农场负责人曹新根说,工厂化育秧不仅解决了传统育秧受天气影响大、出苗率不稳定等问题,还大大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和效率,一条流水线一天就能育秧8000多盘,可栽300多亩,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罗坊镇共有4家育秧工厂,单季早稻育秧能力达到16000多亩。
在珠珊镇丰展农业合作专业合作社,农户们正抢抓有利时机,有序开展水稻育秧工作。走进在育秧工棚内,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生产线高效运转,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经过浸泡处理后的水稻种子被送入催芽箱,催芽完成并经过晾干后,经过上盘、铺土、浇水、播种、覆土、出盘等流水线操作,被精心处理成秧苗盘,随后被送入恒温暗房,进行为期25天左右的培育。
工厂化育秧比传统的人工提高10倍以上的效率,每天日作业量大概是2000斤种子,整个早稻育秧生产周期大概25天到30天,这个时间比传统的育秧要整整缩短10到15天左右,每亩大概能节约10%到20%的人工成本。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工厂化育秧具有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秧苗质量、缩短育秧周期等优势。
据了解,目前渝水区已建成21个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单季育秧能力超过10万亩,全区2万亩早稻已陆续启动育秧作业。全县共建有13个育秧中心,单季育秧能力达7.4万亩,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