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黎燕平、戈定锋)全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新余市把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作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高位推进,坚持点面结合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六大体系建设,累计实施21个能力建设项目,落实资金5710.96万元,推动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
环境监测水平提升,科技赋能精准治理。新余市渝水生态环境监测站配置30个实验室、150余台先进仪器,CMA资质项目达243项,远超区域站标准;分宜监测站CMA资质项目达35项,在全省监测大比武中斩获团体三等奖。全市建成7个智能无人机机场,构建“空天地人”一体化监管体系,水质指纹溯源、AI识别等技术助力精准治污。2024年,该市生态环境立案数同比上升66.67%,环境信访件下降18.89%。
执法装备升级,应急处置筑牢防线。在执法能力建设方面,新余市率先实现执法机构规范化全覆盖。高新打造数字化标准办案区,渝水配备27类90件执法装备,市执法支队建成多功能数字化执法平台。创新划拨17辆特种执法用车,统一标识提升执法规范。全市建立“1小时应急物资调用圈”,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防控体系覆盖企业、园区及周边区域,4个实战实训基地为全省提供环境应急培训样板。
铁军队伍锻造,法治保障护航生态。新余市通过“美丽新余建设培训班”“天工杯”技能竞赛、跨省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干部专业能力。《新余市孔目江水体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多方协同机制打通生态法治全链条,建立分宜生态环境执法联勤工作站,探索建立执法下沉、力量整合、权威高效的执法新格局。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